文章 【名醫開講】卵巢癌治療新趨勢:維持性治療 延緩癌症復發 卵巢癌號稱寧靜殺手,常常來的讓人措手不及,且復發風險高達七成,是女性健康的一大威脅。 基因檢測的關鍵在於了解病人的基因狀態,例如BRCA 1/2基因與HRD的檢測,能為醫療團隊找到合適的維持性治療藥物。醫學領域的發展讓病人有更多的選擇,奇美醫院醫學研究部部長李健逢醫師帶你了解卵巢癌病人如何爭取更多可能。 2023.11.15 生理處方 卵巢癌
文章 【名醫開講】婦癌治療關鍵密碼 基因檢測提升存活期 在十大女性癌症中,子宮內膜癌、卵巢癌和子宮頸癌佔據了三個重要位置,對女性的健康造成嚴重威脅。現在的治療方式正在經歷革命性的變革,為女性帶來了更多希望。包括標靶療法和免疫療法。這些方法不僅提高了治療效果,還降低了復發的風險。但....誰適合使用這些治療方式?不同的癌別又有哪些基因突變需要被檢測?來制定治療方案和預測預後。林口長庚教授級顧問醫師張廷彰教授將分享豐富的臨床經驗給妳知! 2023.11.02 生理處方 卵巢癌,子宮內膜癌,子宮頸癌
文章 【名醫開講】罹患甲狀腺癌必看!病理報告和基因檢測報告藏玄機 台灣每年新增近五千例甲狀腺癌,是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第七名,而女性是男性的三倍! 過去甲狀腺癌的未分化型是最嚴重、預後較差的類別,不過最近出現了標靶藥物,為未分化型提供了新的治療機會。 但....誰適用標靶藥物?面對琳瑯滿目的基因檢測方案該如何選擇,專業又複雜的基因檢測報告該怎麼解讀?高雄榮總核醫科諶鴻遠主任,為您一一剖析! 2023.10.26 生理處方 甲狀腺癌
文章 我大概花了10年的時間才被診斷出神經內分泌腫瘤-病友語淇 51歲的語淇一頭短髮、俐落外表給人感覺亮麗、活潑、有自信,曾經在百貨業打拼的她,卻在2017年確診「神經內分泌腫瘤」,然而因腫瘤太靠近肛門,不得已只能作人工造口,而後也因為治療切除2/3的肝臟。 2023.11.15 神經內分泌腫瘤
文章 什麼癌症需要花5年以上才能確診? 11月10是世界神經內分泌腫瘤日,神經內分泌腫瘤症狀與其他腸胃型疾病類似,容易被混淆,根據統計要花上5年時間才能確診!你常發生以下十大症狀嗎?沒有警覺就無法察覺,不要輕忽了這個罕見卻可能發生在你我身邊的癌症~ 2023.11.10 神經內分泌腫瘤
文章 金鐘導演陳慧翎 48 歲因子宮癌逝「拍戲殺青就復發」為何病症難纏? 曾獲金鐘獎最佳導演獎陳慧翎自 2013 年發現罹患子宮頸癌,抗癌 10 年後,仍不敵癌症復發因而過世,享年 48 歲,生前他也透露自己經常拍戲後,癌症就復發就只能暫停工作,到底為什麼子宮頸癌如此難纏? 2023.11.02 子宮頸癌
希望廚房影片 影音 【燕麥鮮果奶凍月餅】中秋團圓,安心享食啾甘心〡 中秋節各式月餅讓人看了食指大動,但對於吞嚥功能較弱者,傳統月餅皮比較鬆散、易黏附在口腔,導致難以下嚥或嗆咳發生,造成危險! 【希望廚房】鳳書上菜邀請高雄市立小港醫院營養室侯孟伶主任分享燕麥鮮果奶凍月餅 ,希望藉由改變月餅的質地、增添冰涼風味,促進癌友的食慾! 一起來享用軟食多纖、美味鈣營養的果香奶凍月餅,歡慶中秋喔! 2023.09.23 全癌
希望廚房影片 影音 【香菇肉燥粄條】治療後食慾恢復,想吃重口味 治療時吃得很清淡,現在治療後恢復良好,想來點重口味、固態的食物嗎?那您一定不能錯過今天的鳳書上菜 這次鳳書姐帶來香氣十足的「香菇肉燥粄條」,吃一口,就有一種「重回罹癌前生活」的幸福感!趁著周末在家煮,全家大小都能跟著吃喔~ 2023.09.05 全癌
食譜 影音 抗癌食力餐:半流質飲食篇 飲食是癌友的重要生活大事!均衡的營養、以及足夠的體力,是癌症治療是否順利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此為您獻上營養滿分的抗癌食譜影片,讓您在治療期間吃得美味吃得健康! 2023.07.01 全癌
影音 【希望健身房】你心肺夠力嗎?心肺有氧運動練習 為什麼我們必須鍛鍊心肺耐力?心肺能力是很重要的體適能,因與身體攝氧能力有關,尤其是呼吸、心臟、循環和肌肉等系統。心肺能力和健康促進、疾病預防、生活品質和工作效率等皆有密切關係。要改善心肺功能,則要從事適當的有氧運動或訓練。心肺能力是依據用進廢退的原則運作,適度的有氧訓練,心肺功能就會改善;缺乏運動則會衰退。 2021.10.30 全癌
影音 【希望健身房】肌力、肌耐力運動練習part2 人體靠肌肉來支撐骨架和對抗地心引力,核心扮演維持人體良好姿勢及保護脊柱穩定的重要角色,所以一旦核心肌群不夠力,受傷的風險也比較高,肌肉支撐力量不足以維持好的脊柱排列,也可能造成椎間盤相關病變。此外,也有許多研究指出,核心肌群的肌力和肌耐力不足,也會造成運動時下背疼痛。 2021.08.13 全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