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漫畫才子蕭言中大腸癌離世!醫:50 歲以上或有 2 跡象,大腸鏡檢查不可少 「漫畫才子」蕭言中罹患大腸癌 4 年,好友吳淡如證實他在今(18 日)早病逝,享年 58 歲。目前台灣 50 歲以上的民眾須定期進行糞便潛血檢查,以揪出大腸癌風險,但今年美國癌症協會示警,大腸癌有年輕化跡象,因此年輕族群若有 2 大跡象,也應盡早安排檢查。醫師表示,若檢查陽性,下一步的大腸鏡檢查不可少,呼籲民眾應盡早提升對大腸鏡的認知。 2023.11.18 大腸直腸癌
文章 【名醫開講】卵巢癌治療新趨勢:維持性治療 延緩癌症復發 卵巢癌號稱寧靜殺手,常常來的讓人措手不及,且復發風險高達七成,是女性健康的一大威脅。 基因檢測的關鍵在於了解病人的基因狀態,例如BRCA 1/2基因與HRD的檢測,能為醫療團隊找到合適的維持性治療藥物。醫學領域的發展讓病人有更多的選擇,奇美醫院醫學研究部部長李健逢醫師帶你了解卵巢癌病人如何爭取更多可能。 2023.11.15 卵巢癌
文章 我大概花了10年的時間才被診斷出神經內分泌腫瘤-病友語淇 51歲的語淇一頭短髮、俐落外表給人感覺亮麗、活潑、有自信,曾經在百貨業打拼的她,卻在2017年確診「神經內分泌腫瘤」,然而因腫瘤太靠近肛門,不得已只能作人工造口,而後也因為治療切除2/3的肝臟。 2023.11.15 神經內分泌腫瘤
文章 什麼癌症需要花5年以上才能確診? 11月10是世界神經內分泌腫瘤日,神經內分泌腫瘤症狀與其他腸胃型疾病類似,容易被混淆,根據統計要花上5年時間才能確診!你常發生以下十大症狀嗎?沒有警覺就無法察覺,不要輕忽了這個罕見卻可能發生在你我身邊的癌症~ 2023.11.10 神經內分泌腫瘤
文章 【名醫開講】婦癌治療關鍵密碼 基因檢測提升存活期 在十大女性癌症中,子宮內膜癌、卵巢癌和子宮頸癌佔據了三個重要位置,對女性的健康造成嚴重威脅。現在的治療方式正在經歷革命性的變革,為女性帶來了更多希望。包括標靶療法和免疫療法。這些方法不僅提高了治療效果,還降低了復發的風險。但....誰適合使用這些治療方式?不同的癌別又有哪些基因突變需要被檢測?來制定治療方案和預測預後。林口長庚教授級顧問醫師張廷彰教授將分享豐富的臨床經驗給妳知! 2023.11.02 卵巢癌,子宮內膜癌,子宮頸癌
文章 金鐘導演陳慧翎 48 歲因子宮癌逝「拍戲殺青就復發」為何病症難纏? 曾獲金鐘獎最佳導演獎陳慧翎自 2013 年發現罹患子宮頸癌,抗癌 10 年後,仍不敵癌症復發因而過世,享年 48 歲,生前他也透露自己經常拍戲後,癌症就復發就只能暫停工作,到底為什麼子宮頸癌如此難纏? 2023.11.02 子宮頸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