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後要活得健康

相較過去十年,癌症病人存活率不斷提高,罹患癌症不再是生命的終點,可是,只要求消滅癌細胞、得以存活下來,這樣真的就夠了嗎?相信答案必然是否定的,當癌友生命得以延續更長更久,提升癌後康復的生活品質也就越顯重要。
 
  你想要怎樣的癌後人生呢?能不能像罹癌以前那樣生活的自主又自在?66歲胃癌病友林文華切除了三分之二的胃,歷經手術前後共八次的化療,正嘗試一步步逐漸恢復生活步調,在女兒幫忙報名下來到癌症病友專班,他說:「現在醫學這麼進步,經過治療都會好的,所以我就是希望自己要正常的生活,心情不要受影響,那身體就必須要維持一定的體能。」林文華認為,自己應該為自己的健康和生活負起最大責任:「我看過有同事開刀臥床之後,腳就沒有肌肉了,所以我覺得平常一定要建立運動習慣。」
 
  生活能自理不需仰賴他人、得以活躍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對癌友來說,這些價值甚至可能超越生命本身。義大醫院血液腫瘤科蘇裕傑醫師幾年前因意識到體重過重、高血壓等慢性病已經找上他,開始身體力行、持續運動健身多年,對於運動帶來的回饋感受尤其深刻,只要一有機會便會積極鼓勵身邊的每個人一定要健身,尤其面對癌友的運動問題總是很感慨:「因為癌症治療後的後遺症導致肌少症引發肺炎,結果最後是死於肺炎,像這樣臨床上我們就遇到很多,所以國外越來越注重這件事,很強調以運動去茁壯癌症存活者,讓癌後生活更健康。訓練肌力能避免肌少症、訓練核心能增強身體穩定度避免跌倒,對癌症病人來說,這些不是都很重要嗎?」
 
  生命存活問題當然很重要,然而,能健康的存活更重要。許多人汲汲營營對外尋求各種藥劑或療方想要重獲力量,卻不知應好好發展自身生命力,實在是很可惜,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曾說:「生命的本質在於運動。」就是在提示世人,保持生命機能的正常運作需要日常鍛煉。
 
  癌友如果一直維持靜態生活,不提升日常活動的能力,生活品質也一定是每況愈下,如此一來,活得越久,照護人力的需求就會越來越大,將為家庭和社會帶來很大的壓力。北醫血液腫瘤科謝政毅醫師就憂心地說:「沒錯,癌症病人能活得久當然很好,當他們可預期的生命越來越長,可是如果只是躺在床上的時間越來越長,電動床、枴杖、輪椅需求越來越多……這個有意義嗎?還有百萬銀髮族群如海嘯般襲來,醫院將來一定是無法負荷的。」

運動是什麼?

總是會有人說,生病不是就應該多多休息、做輕鬆的活動,把日常生活的重量和壓力減到最低嗎?但從臨床上觀察,病人越是休息不動反而越發疲累,而且長期的靜態生活使得身體活動不足、各項機能變得越來越差,往往才是造成死亡率升高的關鍵。只是當病友請醫師評估運動風險時,醫界普遍仍維持比較保守的態度,即使會鼓勵應該多活動,通常也只會建議散步、踏青、健走……等。這些休閒活動固然也很好,但活動強度跟真正的肌力體能訓練仍相差一大截,效果和意義也大不相同。
 
  謝政毅醫師說:「NCCN(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就建議癌症病人應該每週至少150分鐘中強度運動,或是每週至少75分鐘高強度運動。但是我們研究調查出來得到的結果,卻發現國內癌友有百分之七十九的比例都是偏好散步走路這種低強度活動。不錯,這些活動不用花錢、沒有限制、也不需要陪伴。但是這樣的強度大概也不會帶來甚麼效益,與國際公認的強度及時數都相去甚遠,但對照完全靜態生活的諸多病友,只能算差強人意了。」
 
  到底運動的定義是什麼?一般人所認知的運動可能跟真正有效的運動處方不太一樣。「走兩步路爬爬樓梯就叫做運動嗎?運動和活動怎麼會是一樣的?」蘇裕傑醫師指出,過猶不及的認知都不對。「還有就是很多人有許多誤解,舉例來說,像是重量訓練,沒有人要你像運動國手郭婞純那樣去挺舉130公斤啊!而是以個人可以負擔的百分之八十的重量去訓練,再慢慢提升你本身的能力。」
 
  所以若要以「運動」作為「處方」來執行,那就應該經由專業人員設計而出,這樣才能產生效益。身為NSCA美國體能協會官方講師的林冠廷教練提醒:「應該要針對肌力、肌耐力、平衡、敏捷和心肺五個核心能力鍛鍊,才是有效的運動。」

運動是什麼?根據美國運動醫學會運動測試和處方指引建議:運動應該是具有計畫性、結構性、規律性,讓身體獲得刺激產生變化,得以改善或維持身體適能,進而促進健康,來適應生活中的各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