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行運動前,您是否會先做暖身運動再開始活動呢?對於一般健康人活動前的暖身可能是小菜一碟,但對病友來說,可能就要消耗大量的體力,更別說需要提升心肺功能的主要運動了。面對體力虛弱的自己,不是不想運動,而是力不從心。今天就要教大家如何透過中醫調理身體,提升免疫力,增加活動的效率,讓您的健康更有活力。

中醫的運動理論

中醫最早提到關於運動的理論,是出自於中醫古籍《黃帝內經》中有關「導引按蹻」的紀載。當中提到的「導引」指的是搖動筋骨達到通達血脈,引導陽氣的效果;而「按蹻」則是指按摩皮肉,搖動手足。整體類似現今的氣功推拿等手法,藉由人體經絡穴道的精氣調暢,進而平和臟腑、氣血疏佈全身,陰陽方能平衡。由此可知,選對穴道按摩可以改善人體氣血的調暢。但在進行穴道按摩之前,請大家要注意,若體力太虛弱、皮膚有傷口、過飽或過饑狀態、婦女懷孕或月經期間,過去曾有暈針情況,或凝血功能異常者,請先暫停操作並諮詢專業的中醫師喔!

補氣三要穴

  • 百會穴:位於督脈,是全身氣流交匯之處,主一身之氣。
    • 取穴方式:頭頂正中線與兩耳間連線的交會點。
    • 按摩方式:輕輕握拳,用手大拇指第一關節點揉百會穴。
  • 足三里穴:是足陽明胃經的合穴,陽明經是多氣多血的經絡,可調理脾胃,扶正培元。
    • 取穴方式:從膝蓋外側凹窩,往足外踝方向延伸下三寸(四指寬),小腿脛骨處往外一寸(一指寬)之處即為足三里穴。
    • 按摩方式:手掌握住小腿肚,用大拇指揉按穴道。
  • 腎俞穴:為足太陽膀胱經穴道,位於人體背面腰際處,往內對應腎臟的位置。腎主納氣,可藉由按摩腎俞穴補益腎氣。
    • 取穴方式:與肚臍(神闕穴)同高,從腰椎往外兩指寬距離,左右各有一個穴位。
    • 按摩方式:雙手插腰,大拇指輕輕柔按穴道;或者將雙手掌心搓熱,手掌撫按穴位上下搓動發熱

以上穴位建議每次按摩3~5分鐘即可,力道以輕微痠痛為度,切勿過度用力,過程中如有不適應立即停止。

補氣先健脾,充滿好脾氣

除了補氣穴道外,身體還需要能產生足夠的氣,才能改善氣虛的現象。脾胃就是我們人體化生氣血的來源,好比一座工廠,食物就是我們的原料,送進工廠(脾胃)加工成產品(氣血),工廠產能不佳,產品就無法如期供貨。脾胃功能往往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而喪失功能,例如:飲食不當(太過冰涼、燥熱、辛辣、刺激等食物)、起居不規律(熬夜)、外在環境(潮濕、寒冷、悶熱等)、情緒失調(思傷脾)等影響。這裡提供大家健脾三字訣:七分飽,早睡覺,喜樂心,健脾氣。讓脾胃能遠離氣虛的狀態,氣血滿滿,運動起來才會有勁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