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女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花。以月光的凝視灌溉,在屬於自己的花期裡,靜靜地盛開出最美好的色彩花香,最動人的容顏姿態,疏影凝露暗香浮……癌症介入,成為她們人生中的分水嶺,生命變得和過去很不相同。

採訪/撰文  呂宜螢

變,於轉瞬之間

疫情期間,依婷一直在家中忙於照顧兩個幼小孩子,雖然她和先生都曾發現到胸口似乎能摸到硬塊,也沒有想過應該立即就醫。直到疫情結束後,她為了要回到工作崗位而做了體檢,因X光照到陰影去進一步檢查,醫師在照超音波時就直接建議切片取樣,認為是乳癌第二、三期。隨著她身體越來越不舒服,不知道是心理因素還是腫瘤侵犯的緣故,經常感到後背疼痛、呼吸也變得困難,做了更多檢查才發現癌細胞已經轉移到骨頭和肺部,依婷確診為乳癌第四期……有時候,真實世界像夢境一般,每一步像是踩在軟綿綿的地上,虛無得讓人難以置信。

對於這個年輕的媽媽來說,突然面臨生命威脅的打擊實在太無情,彷彿把依婷身上所有的氣力都吸走,最了解她的先生抱著她一起哭泣,兩人一點心理準備也沒有,不知該如何面對,一家人就這麼被捲入一場暴風之中。一開始,依婷心底直覺地抗拒任何人陪她看醫生去面對這一切,她必須自己一個人先釐清現實,她需要一個人整理情緒,好好想想接下來該怎麼做。

除了每月定期的停經針和補骨針之外,依婷在醫師建議下,申請試驗用標靶藥物治療來控制腫瘤,但先必須通過重重關卡以及抽血檢驗確認是否符合條件。等待藥物的過程十分煎熬,之後又承受治療所帶來的各種副作用,除了經常腹瀉之外,依婷因免疫系統低下而不停感冒,皮膚濕疹過敏更是接連不斷。種種的痛苦逼迫著她承認現實,這一切既不是虛空也不是夢境,從未想過這病痛會如此突然且強硬地介入生活,彷彿一筆抹去曾經快樂又健康的過去,才不久以前的那些沒有病痛的日子變得好不真實,也忘了自己究竟是如何走到現在。

「我的兩個孩子都還很小,當時老大姊姊讀小二,弟弟才中班,我很心疼他們都還那麼小,卻得要去面對媽媽生病可能會離開他們的事情。姊姊已經蠻懂事也很貼心,我說的話她大概都有聽懂,尤其是當我提到關於死亡的部分,她會跟我說,媽媽,我們都不要那麼早去當天使,陪我久一點好不好……」

將危機化轉機

「有很多人說,他們把癌症當作是生命中的禮物……但我真的很難把它當成禮物看待,對我來說,癌症是危機……只能想辦法讓它變成轉機。」依婷斟酌著字眼,說自己並不感謝癌症,但是假如扣除掉疾病的種種痛苦不說,回過頭來看看那段歷程,生命中的某些部份真的發生了好的轉變,她說:「例如,和家人相處的氣氛變得不太一樣。以前我和先生常為了小事情吵架,會賭氣、動不動就大聲起來,現在都不會了,就算難免還是會有情緒,但過後我們會互相抱抱,會互相道歉,然後告訴彼此,我們下次不要這樣了好不好;我們對孩子也變得更有耐心,更加珍惜每一刻的相處,這些在以前都不會發生。」

依婷還說,她過去總是專注在小孩身上,一天到晚繃緊神經擔心家庭、擔心工作,不曾去注意周遭其他的美好,罹癌之後,憂鬱焦慮的狀況反而改善很多;以前很難理解什麼叫做活在當下,現在真的完全理解且有所體會。「人生無常,我們真的不知道哪天是意外先來,還是會因為生病而走了,所以我每天都跟我的先生小孩道謝。」她真正落實了把每一天都當作生命最後一天,跟孩子家人好好相處,認真度過每一個日子。

先生在依婷罹癌後要她辭去工作,專心治療、把身體養好。「他跟我說,我們一家人可以降低需求,我們就先不買房,還可以選擇住社宅,小朋友讀公幼……只求一家人能在一起很開心這樣就很好,他一個人工作已經足以應付一家需求,我除了治療之外,也能好好照顧小朋友,跟家人相處時間變得很多,還可以找朋友爬山聊天運動,雖然收入變少,我們必須要努力減少開支,但是現在這樣我們一家反而更快樂。」

生活重心轉變,家庭更緊密

現在的依婷看來平靜又滿足,但是其實在確診後,也曾低潮了整整一個月,仍感到茫茫然無所適從,依婷自己覺得再這樣沮喪下去也不是辦法,為了先生、為了孩子,她不想讓自己腦子裡塞滿壞的念頭,積極尋找資源或幫助試著讓自己慢慢開始走出來。朋友為她介紹了一位癌友學姊,傳授經驗與建議給她,也因此認識了癌症希望基金會。她來到希望小站,認識了許多姊妹。「在診間裡,醫生沒有那麼多時間跟妳說話,我可以跟姊妹們聊治療方式、怎麼應付副作用,跟大家互相交流分享,這對我幫助很大。」除了護理衛教諮詢之外,她也開始頻繁的參加希望小站為癌友舉辦的各種活動和課程,練瑜珈、開懷唱歌、靜心寫書法、彩妝會、音樂會等等,讓她生活充滿了新意和趣味。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2023年的夏天,依婷一家接受了希望小站邀約,參加親子營的活動。「因為我們全家很少一起出去外宿遊玩,那次我們住在西湖渡假村,全家人透過輕鬆的方式一起重新去認識癌症這個疾病,讓我了解先生和孩子們看待癌症的態度。我們一起玩闖關遊戲……那種全家人凝聚在一起的感覺真的很不錯,孩子們也玩得很開心。」

在親子營活動過程中,她覺察到了女兒的成長和轉變。依婷說:「女兒其實個性很內向,以前總是黏著我,但在我罹癌之後,她變得比較獨立,會主動去照顧弟弟,在這次活動中,我看到她居然願意去跟其他的哥哥姐姐們一起玩,還主動跟別人談自己的爸爸媽媽,然後再回頭來跟我們分享,她變得比較開朗、懂事。看到這些轉變我其實還蠻驚訝的。」此外,平常夫妻倆之間其實很少主動聊有關疾病的事情,這次他們透過親子營的機會,第一次聽見了對方真正的心情以及對癌症的想法,感動之餘,也讓彼此的心更為靠近。

在生病了以後,依婷在飲食方面做了一些調整,懂得重視營養、均衡飲食。「全家人都跟著一起變健康了!可能外面調味比較重,女兒會跟我說,外面煮的都不好吃。我先生也很喜歡這樣的飲食方式,後來我們一家都變得不習慣外食,小孩子也比較不容易生病。」過去一家人都不喜歡運動,但是現在全家會很頻繁的外出運動、戶外踏青。「我們幾乎每個假日都會一起出去爬山、去海邊,或是去公園跑步、溜冰,做各種戶外活動,我會去找很多活動帶孩子們出去,他們也都很喜歡。我才知道,原來孩子們以前也不是不喜歡運動,他們其實是需要大人的陪伴。」依婷意識到不是帶孩子們出去就好,真正地陪伴是要專心的同享共樂,她和先生會放下手機,全心全意的和家人在一起,孩子們當然都感受得到,而對她自己來說,心情也更為愉悅,不會一直去想生病的事情。

專注於眼下的生活

為了把癌症的煩惱拋諸腦後,她不想把自己困在家中消耗心神浪費時間,盡量讓自己永遠忙於有益的事、要讓所有事情各安其位,所以,她把每天建構得開心又充實。即便有時看到癌友姊妹離世,難免心情低落,卻不再刻意隱瞞,而是與先生分享心情,依婷的先生總是非常體諒她的心情,主動拾起家事來做,給她時間和空間去消化、放鬆。先生就像是她最好、最親密的朋友,彼此也不忘經常互相道謝、道愛,還有兩個可愛的孩子,依婷很慶幸自己的家庭有很強的支持力,帶給她很大的慰藉。

依婷不願預設未來,也不願懊悔過去。她提到曾看到同期別的癌友服用抗癌藥物多年仍能健康存活,她也不應該放棄希望。正如她的醫生所說的:「沒有碰到的狀況就先不要去想,真的碰到了也還有很多藥,何必那麼擔心?」醫生告訴她,如果標靶藥沒有產生抗藥性,病情穩定的情況下,就有機會能開刀切除原發處的腫瘤。「我的醫生用輕鬆的態度讓我比較放鬆,所以其實我也一直很放心。但我能做的還是都做了,把帳戶密碼和重要的事情都寫在本子上,也交代好遺言。」

雖然永遠都不可能準備好面對生死離別這樣的事情,但依婷不想總是為此感到憂慮,她說:「我只關心等一下眼前要做的事,繼續過生活。像是今天等一下結束後,我要去接小孩,然後回家吃飯,專注在這些事情上面,就讓我覺得很開心。」

罹癌後人生風景從此就要轉暗失色了嗎?依婷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從波折的時光旅程中振作起來,定睛專注就能看到每一個細瑣的小幸福小片段都在眼前閃閃發著光,感受到另一種希望在心底纏繞,那正是日常活力的精髓,以一種真實而溫柔的力量安撫著她,悠然展現只屬於他們的家的形狀。

一家人陪著一起勇敢的感覺真好。人生,因此更完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