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開講】50歲以上男性當心罕見被套細胞淋巴癌 掌握治療全攻略

諮詢/臺大醫院癌醫分院血液腫瘤部 柯博升主任
整理/癌症希望基金會
50歲以上男性,如果覺得體力變差、常無故發燒、夜間盜汗、體重莫名減輕,甚至摸到淋巴結腫塊,千萬別輕忽,這有可能不是一般感冒或小毛病,而可能是淋巴癌(包含被套細胞淋巴癌)的警訊。被套細胞淋巴癌是非何杰金氏淋巴癌的一種,雖然少見但病情進展快速、侵襲性相當高,如果不治療,存活期恐怕只有1到2年。

超過9成病人Cyclin D1基因過度表現 切片+基因分析來診斷
柯博升指出,臨床上約有九成以上病人有Cyclin D1基因的過度表現,典型的症狀有不明原因發燒、無痛性的淋巴結腫塊、喘或咳嗽、全身搔感、夜間大量出汗、體重減輕、疲倦等。
被套細胞淋巴癌必須透過切片來確診,後續還需要進一步的基因分析和染色體檢查,判定是否有Cyclin D1基因過度表現。此外,還要進行抽血、影像檢查與骨髓檢查,了解侵犯的程度及範圍。
高強度化療加幹細胞移植 延後復發時間
在治療策略上,首先依據病人的體力狀況決定是否做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如果體力較佳、能成功採集幹細胞的病人,會先做高強度的化學治療,緊接著做自體幹細胞移植來鞏固。柯博升表示,經過此治療,有五至六成的病人可以將復發時間拉長至五到七年以上。若是移植後癌細胞清除仍不理想,可以進一步加入標靶藥物治療,增強清除癌細胞的效果。
對於體能較差,無法做幹細胞自體移植與高強度化療的病人,則採用中低強度的化療,再視狀況加上標靶藥物,例如BTK抑制劑等藥物,來穩定病情。
復發不是終點 標靶藥物接棒治療
多數病人即使經過辛苦又漫長治療,還是會面臨復發困境。柯博升表示,對於第一次治療未接受高強度化療的病人,復發後可考慮化學治療,之後再依個人情況決定是否使用標靶藥物治療,例如第一、二代的BTK抑制劑;沒做過幹細胞移植者,可以在這個階段考慮進行移植。
若是做過高強度化療加上幹細胞移植病人、或是體力較差者再度復發,則直接做標靶藥物治療。目前有三種標靶藥物,分別是BTK抑制劑、蛋白酶抑制劑及單株抗體(CD20抗體)。治療組合是單株抗體(CD20抗體)搭配BTK抑制劑或是蛋白酶抑制劑。
過去遇到復發,多半會考慮再度化療,過程辛苦且副作用大。不過這幾年治療策略已有巨大改變,「現在復發以後,幾乎都會優先考慮由標靶藥物接手治療,副作用較低,病人也可以免受化療之苦。」柯博升說。
藥物副作用大都可控制 新藥持續問世中
然而,各種藥物都有副作用。例如,化療常見副作用像血球低下、腸胃道不適、掉髮、手麻腳麻;BTK抑制劑有出血風險、肺炎、心律不整等;蛋白酶抑制劑則可能導致血球低下、周邊神經病變、疲勞;單株抗體治療過程中也可能有血球低下、肝炎或肺炎等,不過醫師會配合預防性用藥,降低這些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標靶藥物的健保給付會有時間限制,若是超過健保給付期間,醫師會與病人討論是否以自費續用、減藥,或暫停觀察。
柯博升補充,「目前對於應該治療多久、什麼時候停藥,仍在研究中。」但如果前期疾病控制得很好,患者也可以停藥,等到復發後再決定後續策略,到時或許有更新的藥物問世。
被套細胞淋巴癌雖然罕見,復發率高、治療辛苦,目前已有標靶藥物可治療,病情控制效果已大幅進步。民眾如果有出現燒、腫、癢、汗、咳、瘦等症狀,務必及早就醫,確認病因,才能及早治療。



在治療策略上,首先依據病人的體力狀況決定是否做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如果體力較佳、能成功採集幹細胞的病人,會先做高強度的化學治療,緊接著做自體幹細胞移植來鞏固。柯博升表示,經過此治療,有五至六成的病人可以將復發時間拉長至五到七年以上。若是移植後癌細胞清除仍不理想,可以進一步加入標靶藥物治療,增強清除癌細胞的效果。
對於體能較差,無法做幹細胞自體移植與高強度化療的病人,則採用中低強度的化療,再視狀況加上標靶藥物,例如BTK抑制劑等藥物,來穩定病情。復發不是終點 標靶藥物接棒治療
多數病人即使經過辛苦又漫長治療,還是會面臨復發困境。柯博升表示,對於第一次治療未接受高強度化療的病人,復發後可考慮化學治療,之後再依個人情況決定是否使用標靶藥物治療,例如第一、二代的BTK抑制劑;沒做過幹細胞移植者,可以在這個階段考慮進行移植。
若是做過高強度化療加上幹細胞移植病人、或是體力較差者再度復發,則直接做標靶藥物治療。目前有三種標靶藥物,分別是BTK抑制劑、蛋白酶抑制劑及單株抗體(CD20抗體)。治療組合是單株抗體(CD20抗體)搭配BTK抑制劑或是蛋白酶抑制劑。
過去遇到復發,多半會考慮再度化療,過程辛苦且副作用大。不過這幾年治療策略已有巨大改變,「現在復發以後,幾乎都會優先考慮由標靶藥物接手治療,副作用較低,病人也可以免受化療之苦。」柯博升說。
藥物副作用大都可控制 新藥持續問世中
然而,各種藥物都有副作用。例如,化療常見副作用像血球低下、腸胃道不適、掉髮、手麻腳麻;BTK抑制劑有出血風險、肺炎、心律不整等;蛋白酶抑制劑則可能導致血球低下、周邊神經病變、疲勞;單株抗體治療過程中也可能有血球低下、肝炎或肺炎等,不過醫師會配合預防性用藥,降低這些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標靶藥物的健保給付會有時間限制,若是超過健保給付期間,醫師會與病人討論是否以自費續用、減藥,或暫停觀察。
柯博升補充,「目前對於應該治療多久、什麼時候停藥,仍在研究中。」但如果前期疾病控制得很好,患者也可以停藥,等到復發後再決定後續策略,到時或許有更新的藥物問世。
被套細胞淋巴癌雖然罕見,復發率高、治療辛苦,目前已有標靶藥物可治療,病情控制效果已大幅進步。民眾如果有出現燒、腫、癢、汗、咳、瘦等症狀,務必及早就醫,確認病因,才能及早治療。

多數病人即使經過辛苦又漫長治療,還是會面臨復發困境。柯博升表示,對於第一次治療未接受高強度化療的病人,復發後可考慮化學治療,之後再依個人情況決定是否使用標靶藥物治療,例如第一、二代的BTK抑制劑;沒做過幹細胞移植者,可以在這個階段考慮進行移植。
若是做過高強度化療加上幹細胞移植病人、或是體力較差者再度復發,則直接做標靶藥物治療。目前有三種標靶藥物,分別是BTK抑制劑、蛋白酶抑制劑及單株抗體(CD20抗體)。治療組合是單株抗體(CD20抗體)搭配BTK抑制劑或是蛋白酶抑制劑。
過去遇到復發,多半會考慮再度化療,過程辛苦且副作用大。不過這幾年治療策略已有巨大改變,「現在復發以後,幾乎都會優先考慮由標靶藥物接手治療,副作用較低,病人也可以免受化療之苦。」柯博升說。


值得注意的是,標靶藥物的健保給付會有時間限制,若是超過健保給付期間,醫師會與病人討論是否以自費續用、減藥,或暫停觀察。
柯博升補充,「目前對於應該治療多久、什麼時候停藥,仍在研究中。」但如果前期疾病控制得很好,患者也可以停藥,等到復發後再決定後續策略,到時或許有更新的藥物問世。
被套細胞淋巴癌雖然罕見,復發率高、治療辛苦,目前已有標靶藥物可治療,病情控制效果已大幅進步。民眾如果有出現燒、腫、癢、汗、咳、瘦等症狀,務必及早就醫,確認病因,才能及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