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詢/臺北榮民總醫院腫瘤內科 陳明晃主任
整理/癌症希望基金會
膽道癌是一種在膽道系統出現腫瘤的統稱,分為肝內膽管癌、肝外膽管癌、肝門癌、膽囊癌及壷腹癌,其中以肝內膽管癌發生率較高,主要仰賴的診斷工具為電腦斷層、核磁共振或超音波導引下肝切片檢查,以確定腫瘤的大小及位置。
但若無法透過切片確認診斷時,現行較採用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ERCP),以類似做胃鏡的方式,從十二指腸採逆向路徑,以小夾子在膽管癌病灶位置夾取組織進行病理檢驗。

病理報告細節多

臺北榮民總醫院腫瘤內科陳明晃主任指出,當病人在解讀膽道癌報告時要注意的是,由於膽管癌在病理切片時,能取到的細胞大約只有0.1-0.2公分,要有完整的病理報告有時不太容易,若可以手術治療的情況時,則詳細的病理報告絕對能協助醫師做精準判斷,擬定病人治療方針的有效依據。
在病理報告中,除了顯示採檢部位、來源及腫瘤大小、外觀及邊緣描述之外,要特別注意顯微鏡下的檢驗結果,陳明晃醫師提醒,腫瘤細胞型態、細胞分化程度、特殊染色結果等,均是未來治療的重要參考,由於以往膽管癌以腺癌為多,但近年來也陸續看到病人是神經內分泌腫瘤、鱗狀上皮細胞癌,因此每一個環節都得小心謹慎。

此外,膽道癌與其他癌症一樣,會依據腫瘤周邊組織受侵犯的程度,淋巴結轉移位置,及是否有遠端轉移等,做最後期別的判定。

膽管道治療

肝外膽管癌由於腫瘤易阻塞膽管,病人容易從眼睛或皮膚等外觀上看出黃疸現象,這也是肝外膽道癌相對比較容易被早期發現的主因,但肝內膽管癌因症狀不明顯,常常到末期時才被發現,錯失了早期治療的契機。
陳明晃主任表示,可以早期處理並接受手術治療的膽管癌病人,在術後仍需要以輔助性化學治療達到徹底殲滅癌細胞的目標,但無法以手術加以處理的病人,則以第一線化學治療搭配免疫療法為治療的第一步,當第一階段治療效果不彰,進入第二線治療時,則可以經由基因檢測結果,考慮是否有適合標把藥物。

陳明晃表示,膽道癌在基因檢測結果發現基因突變下,已有三成的病人可以接受標靶藥物,以固體癌來說這樣的機率不算太低,病人應審慎接受醫師的專業評估,以便找到最有效的治療路徑,不要錯失任何可以治療的機會。
陳明晃提醒,透過基因檢測了解基因變異情況後導入治療準則,可以具體掌握治療效果,但由於基因檢測需耗費非常繁複的時間與實驗室判斷,通常約三至四週才能獲得完整的報告供醫師做治療參考,這對於要快狠準聚焦於標靶藥物治療的時效性上略顯不足,因此建議病人在第一階段治療時即提早進行檢測,以利搶得先機,多方掌握精準醫療策略。

看懂基因檢測報告的訊息

膽管癌常見的基因突變為FGFR2、BRAF、IDH1、RET、NTRK等,其中FGFR2已有健保上適應症用藥,其餘也有標靶適用藥物,由於FGFR2為融合基因,必須以套餐模組化的基因檢測方式才能進行,加上單一基因檢測無法有利於立刻找到變異的基因,臨床上仍會建議病人在經濟條件許可的情形下進行廣泛型基因檢測,優點是可以同時偵測所有癌症基因的突變類型,但缺點則是費用較為昂貴。
在完整的廣泛性基因檢測報告中,會清楚記載基因突變及突變類型,也會評估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相關項目,這也是確認免疫治療是否合適的重要評估指標,例如腫瘤突變負荷(TMB)或微衛星不穩定性檢測(MSI)等。
陳明晃醫師表示,在報告中所給予的治療建議均會以臨床實證、或文獻參考等加以佐證,但要釐清的是,並不是找到基因突變就一定找得到對應的標靶藥物,而是所有的報告內容,都是提供醫師針對個別病人擬定治療計畫的參考依據,最終仍需透過醫師與病人充分溝通,說明基因變異的類型、確認未來的治療費用及方式等,才能順利進行治療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