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詢/高雄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 王銘崇副主任
整理/癌症希望基金會

白血病是一種血液癌症,本文會介紹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前兆、3種分期及4大治療方式。最後也會分享如何預防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文末還會分享提供癌症新知的公益單位,想更深入了解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知識者可以參考!

一、白血病(Leukemia)是什麼?成因又是什麼?
(一)白血病是什麼?一起來了解血癌小知識
(二)白血病起因是什麼?淺談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成因
二、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前兆有哪些?該透過什麼方式確診?
(一)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常見症狀
(二)慢性骨髓性白血病 4 大診斷方法
三、醫師談慢性骨髓性白血病 3 大分期&主要治療方法
(一)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3 分期:慢性、加速、急性期
(二)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治療方法
四、該如何預防慢性骨髓性白血病?3 大預防方法一起來了解
預防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方法 1:避免接觸有害化學物質
預防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方法 2:均衡飲食,增強免疫力
預防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方法 3:養成規律作息,避免過度疲勞
五、想了解更多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知識?癌症希望基金會提供最豐富、完整的癌症新知

一、白血病(Leukemia)是什麼?成因又是什麼?

(一)白血病是什麼?一起來了解血癌小知識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

白血病,又稱血癌,是一種影響骨髓造血功能的惡性疾病。根據衛福部 2022 年的癌症登記報告,當年度白血病新診斷病例為 2,871 人,癌症發生率排名為男性的第 9 位、女性的第 11 位。

由於骨髓是造血器官,當骨髓發生癌化,骨髓內的造血細胞在生長或分裂過程中發生基因突變,連帶導致其生產出異常白血球,且不斷增生,進而影響紅血球與血小板的正常生成,使身體失去正常造血能力,且因血液會輸送至全身,癌細胞更可能會藉此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因此白血病從一開始便是全身性的惡性疾病。

白血病可依病程發展分為急性與慢性,並根據依細胞來源及型態特徵分類為 4 種白血病,分別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急性淋巴球性白血病(ALL)
與慢性淋巴球性白血病(CLL),以下會特別針對慢性骨髓性白血病來詳細介紹。

高雄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副主任王銘崇解釋,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是骨髓幹細胞發生基因突變,第 9 對染色體的 ABL 致癌基因轉位到第 22 對染色體的 BCR,產生融合基因,形成「費城染色體」,細胞不斷分裂而產生的白血病。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好發於 20~60 歲成人,這種慢性白血病在疾病初期生成的血球仍能成熟,並具有功能,但若未及時治療可能會急速惡化,轉變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二)白血病起因是什麼?淺談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成因

雖然白血病的確切成因尚未完全明朗,但根據血癌衛教手冊台中榮民總醫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衛教資料指出,以下幾個因素可能會提高罹患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風險。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成因&風險因子 1:環境暴露

  • 放射線:長期暴露於高劑量輻射,如核災輻射、放射線等環境下,可能增加白血病風險。
  • 化學物質:接觸某些化學溶劑(如甲苯、乙苯),如染料製造業者、油漆工,或是曾接受過烷化劑化學治療的病人,都可能影響造血系統,引發異常細胞增生,提升罹患白血病的機率。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成因&風險因子 2:遺傳或基因突變

先天染色體異常、基因突變,如唐氏症候群、布倫氏症候群,或先天性再生不良性貧血、家族中兄弟姐妹有急性白血病等,罹患白血病機率也會比較高。
遺傳因素與基因突變可能影響白血病的發生,例如唐氏症候群、布倫氏症候群等先天性染色體異常,或先天性再生不良性貧血者。此外,若家族中有兄弟姐妹曾罹患急性白血病,其患病風險也相對較高。

二、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前兆有哪些?該透過什麼方式確診?

(一)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常見症狀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症狀在早期不易發現,而後期則可能因為病情進展而出現相關症狀,以下用表格方式列出前期、後期相關症狀。

病名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
前期症狀 大部分無明顯症狀,少數人會在健檢抽血時發現白血球過高。
後期症狀
  • 食慾差
  • 體重下降
  • 左上腹痛(脾臟腫大)
  • 經常感覺疲憊
  • 不明原因發燒

(二)慢性骨髓性白血病 4 大診斷方法

 

根據血癌衛教手冊台中榮民總醫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衛教資料,若懷疑罹患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時,可透過抽血檢查、骨髓穿刺檢查、染色體分析、分子學檢查共 4 種方式來確診。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檢查&診斷方式 1:抽血檢查

常規抽血檢查是透過檢測血液中白血球、紅血球、血小板的數量,確認是否有異常變化。慢性骨髓性白血病人的血液中可能出現大量的白血球,數量甚至可達數十萬以上,又或者伴隨紅血球數量不足的情況。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檢查&診斷方式 2:骨髓穿刺檢查

骨髓穿刺主要目的是檢視骨髓內的血球細胞是否異常增生。檢查時,醫師會先注射麻醉劑,以特殊的穿刺針穿過皮膚,從骨盆腔或胸骨裡面的「髂骨脊」中抽取所需樣本,主要是取出少量骨髓血液樣本&組織,經顯微鏡分析細胞型態,確認是否有白血病細胞的存在,可透過此檢查來確定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診斷及治療的預後。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檢查&診斷方式 3:染色體分析

染色體分析可檢測骨髓細胞內的染色體異常狀況,能夠辨識細胞表面的特徵,確認癌細胞來自哪種細胞,做為診斷依據,並提供醫師後續擬定治療計畫的參考。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檢查&診斷方式 4:分子學檢查

分子學檢查可透過基因分析技術,尋找白血病細胞內的特定基因突變,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病人便是屬於細胞內有「費城染色體」的異常狀況。透過此檢測,醫師可以確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並根據基因變異情況選擇對應的標靶藥物,提高治療效果。

三、醫師談慢性骨髓性白血病 3 大分期&主要治療方法

(一)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3 分期:慢性、加速、急性期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是一種病程進展較慢的疾病,依病程的不同區分為慢性期加速期急性期

  • 慢性期:此階段是血液或骨髓中只有少量不成熟的白血球細胞,有輕微症狀或是無症狀,可以用藥物控制。
  • 加速期:此階段是不成熟的白血球細胞增加或其他的血球失去控制,需要積極治療,避免惡化。
  • 急性期:此階段是不成熟白血球細胞大量增加,可能轉變為急性白血病,需立即化學治療,甚至接受異體造血幹細胞骨髓移植。
有些病人覺得慢性期沒有症狀不需要治療,王銘崇表示,如果未接受治療,3~5 年會轉變成加速期,存活期只剩 1 年,若再演變為急性期,存活期僅剩短短的 3~6 個月。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治療效果很好,若是在慢性期積極治療,10 年存活率高達 92%,跟正常人沒什麼兩樣,一定要積極治療。

(二)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治療方法

  1. 標靶藥物治療

王銘崇醫師指出,目前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第一線治療是標靶藥物,有第一代藥物及第二代藥物的等。病人出現抗藥性或是藥物副作用時,第二線治療可以更換其他第一線的標靶藥物;不過,有 ABL T315I 基因突變的病人,對第一代及第二代標靶藥物療效不佳或無法耐受副作用,可以直接使用第三代的標靶藥物。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標靶藥物很多,治療效果也很好,王銘崇說,「大部分的病人用一種藥物就可以從頭打到尾,靠一個藥物可以完封」,少部分病人會因為療效不佳需要換藥,「需要有先發投手、救援投手」。

病人在治療後,除了血球要恢復正常外,還要觀察費城染色體及癌症基因(ABL融合基因)是否減少。若癌症基因在用藥 1 年內剩下 0.1%、達到「主要分子學緩解」(MMR),之後,癌症基因就更有機會可能下降至 0.01%以下,就有機會考慮停藥。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存活期是以 10 年計算,病人要服用 10 年的藥物,王銘崇表示,目前已經朝向及早停藥的目標前進。第一代標靶藥物約有 1~2 成的病人可以達到停藥的標準,第二代標靶藥物,則有更多的病人可以停藥,期待最新的第三代標靶藥物提升到第一線治療使用後,有更多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病人,能夠在治療後達到停藥的目標。

以往治療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目標為視作慢性病控制,現在則因醫學進步,治療目標已改為治癒不再用藥,因此,病人一定要遵守醫囑,積極治療。

造血幹細胞移植(骨髓移植)

若病人對標靶治療無效,或已進入急性期,則需考慮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以期根治。

造血幹細胞移植是透過輸注健康的幹細胞來重建病人的造血與免疫系統,也就是將健康的骨髓血液,像輸血一般注入病人體內,讓健康的幹細胞在病人體內生長。

移植前,病人需接受極高劑量的化學治療,或者視情況合併全身性的放射線治療,以清除異常的癌細胞,同時抑制免疫反應,降低移植排斥風險後,才能進行幹細胞移植。幹細胞來源通常是親屬,如病人的兄弟姐妹便是優先的捐贈對象。

四、該如何預防慢性骨髓性白血病?3 大預防方法一起來了解

該如何避免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雖然主要與基因突變有關,但仍可透過健康的生活習慣來降低罹病風險。在日常生活中,避免接觸有害物質、維持均衡飲食與規律作息,能幫助維持身體健康,減少疾病風險。

預防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方法 1:避免接觸有害化學物質

甲苯、乙苯等化學物質可能會增加白血病罹病風險。因此若從事相關化學、塗料等工作,應做好防護,佩戴適當的防護設備,並定期做健康檢查,以監測自身健康狀況。

預防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方法 2:均衡飲食,增強免疫力

多攝取富含各類維生素的蔬果、豆類、乳製品、瘦肉等,維持全穀類、低脂肪的飲食,有助於提升免疫力,維持造血系統的健康。

預防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方法 3:養成規律作息,避免過度疲勞

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助於維持免疫功能,建議培養運動習慣、保持規律作息、充足睡眠,避免長期熬夜與過度勞累,以減少身體的負擔。

五、想了解更多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知識?癌症希望基金會提供最豐富、完整的癌症新知

面對白血病,及時獲取正確資訊與資源是病人與家屬最重要的課題。癌症希望基金會長年致力於癌症病友的支持與知識普及,提供最新的醫療發展、治療資訊與生活調適指南,幫助病友掌握治療關鍵,提高生活品質。

基金會不僅提供白血病的基礎知識、治療方式、最新標靶藥物等資訊,更透過病友支持計畫,協助癌友建立抗癌信心,陪伴病人與家屬走過治療歷程。此外,癌症希望基金會也與多家醫療院所合作,推動癌症資源中心,提供個人化的醫療諮詢與心理支持。

讓我們攜手抗癌,以希望為名,共同邁向健康未來!想了解更多白血病相關資訊,歡迎至 癌症希望基金會 血癌攻略 官方 LINE,獲取最新醫療知識與支持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