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開講】轉移性大腸直腸癌不投降 標靶助攻拚治癒
諮詢/嘉義長庚醫院副院長 黃文詩醫師
整理/癌症希望基金會
大腸直腸癌是國內十大癌症發生率第二名,目前轉移性大腸癌已有很多的標靶藥物,可以用的武器相當多,即使第一線藥物戰敗,還有第二線、三線藥物,可以繼續轟炸頑強的癌細胞。轉移性大腸癌的五年存活率有二成,平均存活期也從過去的半年增加到四十多個月,只要病人不舉白旗投降,繼續奮勇殺敵,有拼治癒的機會。
大腸直腸癌七成發生在左側 直腸癌預後較差
保肛手術難度高 術前輔助治療爭機會
黃文詩指出,大腸直腸癌治療最好是動手術將腫瘤切除,但是直腸癌的手術比大腸癌來得困難。因為直腸有十五公分,從肛門口往上的七公分稱為下端直腸,七至十二公分的位置稱為中位直腸,再往上的十二到十五公分是上端直腸。當腫瘤長在中、下端直腸,為了將腫瘤切除乾淨,還要多切一段正常組織,留下安全距離,同時又要保留肛門,對醫師來說是很大的挑戰。
為了盡量保留肛門,目前新式輔助治療是在手術前先做化療及放治療,將腫瘤縮小再開刀,術後再做輔助治療。根據統計,做術前輔助治療約八成病人的腫瘤有縮小反應,甚至有二至三成直腸癌完全消失,如此就可以增加保留肛門手術的機會。
至於轉移性大腸癌,仍以手術切除腫瘤為目標,如果可以開刀的病人,五年存活率最好可達40%。若是無法手術的病人可以選擇標靶、化療,或免疫治療,讓腫瘤縮小,若是因此可以動手術,可以增加一到三年的存活期。
轉移性大腸癌2大類標靶 RAS基因突變與否選擇大不同
目前治療轉移性大腸癌的標靶藥物有兩大類,一類是攻擊特定癌細胞的抗EGFR標靶藥物,一類是攻擊供給養份給癌細胞的新生血管組織的標靶藥物。大腸癌的病人中約有RAS基因突變約佔四成至五成,未突變的野生型有五成五至六成,RAS基因是否突變會影響藥物的選擇,因此治療前要先做基因檢測。
黃文詩指出,RAS基因突變的第一線治療是使用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合併化療,若是沒有反應做第二線治療時,可以轉換不同的化療藥物,或是換另一種的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合併化療,雖然此種標靶藥物的反應不如第一線標靶藥物,還是多了一線生機。要是治療無效不用喪志,還有第三、第四線的標靶藥物可以治療。
RAS未突變兩類標靶皆可用 抗EGFR標靶療效最佳
RAS基因未突變的病人,兩類的標靶藥物都可以使用,第一線可以使用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合併化療,效果不佳進入第二線治療,可以再換另一種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合併化療。若是反應不佳還有第三線的抗EGFR標靶合併化療、第四線的口服標靶或是化療藥物等。
RAS基因沒有突變第一線治療還可以接受抗EGFR標靶藥物治療,這是目前最好的治療藥物,尤其是左側結腸的效果更好,但是效果不好進入第二線治療,接下來打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要自費,第四線則是口服標靶或化療藥物治療。
現在轉移性大腸癌已有很多藥物可用,即使第一線治療失敗還有第二至四線的藥物可治療,病人千萬不要輕言放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