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是什麼?乳癌症狀、5大檢查方法、6種常見治療方式一次看

乳癌是台灣女性常見的癌症之一,本文將介紹乳癌症狀、5大檢查方法、6種乳癌治療方式,此外,還會分享預防乳癌的方法以及常見問題解答,最後介紹擁有豐富知識的癌症公益單位,幫助你完整了解乳癌知識。
(一)乳癌成因介紹
(二)乳癌高危險族群:體型肥胖、吸菸者要注意!
二、乳癌症狀有哪些?乳癌症狀、檢查方法&癌症分期一次介紹
(一)乳癌前兆 6 大症狀
(二)乳癌如何診斷?乳癌 5 大相關檢查介紹
(三)乳癌分期 5 階段
三、得了乳癌該如何治療?介紹 6 大常見乳癌治療方式
乳癌治療方法 1:手術切除
乳癌治療方法 2:化學治療
乳癌治療方法 3:標靶藥物治療
乳癌治療方法 4:放射治療
乳癌治療方法 5:荷爾蒙療法
乳癌治療方法 6:免疫治療
四、預防乳癌怎麼做?5 種預防乳癌方法全整理
預防乳癌方法 1:定期檢查
預防乳癌方法 2:健康飲食
預防乳癌方法 3:規律運動
預防乳癌方法 4:控制酒精與菸品攝取
預防乳癌方法 5:管理壓力並維持健康作息
五、常熬夜會罹患乳癌嗎?乳癌常見問題 QA 分享
Q1:喝酒會提升罹患乳癌的風險嗎?
Q2:經常熬夜會導致罹患乳癌的機率增加嗎?
Q3:良性的纖維囊腫(乳房水泡)會變成乳癌嗎?
Q4:乳癌病人可以吃大豆製品或蜂王乳嗎?
Q5:乳癌治療後要過多久才能確定完全康復?
Q6:目前是否有免費的乳癌篩檢?
Q7:懷疑自己得乳癌了該看哪一科?
Q8:乳癌術後一定會發生淋巴水腫嗎?
Q9:有乳癌家族史,需要切除乳房預防乳癌嗎?
Q10:胸大比較容易得乳癌嗎?
Q11:男性會得乳癌嗎?
六、想了解更多乳癌知識?癌症希望基金會提供最豐富、完整的癌症新知
一、乳癌是什麼?乳癌原因&4 大危險族群介紹
(一)乳癌成因介紹
女性乳房是由乳頭、乳暈及乳腺組成的半球狀器官,主要功能是分泌乳汁。其結構可分為乳葉與乳暈 2 大部分,並由結締組織、脂肪提供支撐和維持形狀,此外,乳房內還分布著血管、淋巴管及神經系統,確保其功能運作。
而乳房主要是由 15~20 個乳葉組成,每個乳葉都再由更多乳小葉構成,形成複雜的管狀組織,這些管狀組織也是乳癌最容易發生的地方,只要乳腺管或乳小葉細胞異常增生,便會形成惡性腫瘤,也就是乳癌。
乳癌細胞可透過乳房內的血管與淋巴系統轉移至身體組織,更容易遠端轉移至骨骼、肺部、大腦等重要器官,增加治療的難度與疾病的威脅性。因此,定期進行乳癌篩檢是降低乳癌風險的關鍵。
(二)乳癌高危險族群:體型肥胖、吸菸者要注意!
罹患乳癌的 14 種高危險族群
- 家族中有人罹患過乳癌,例如:母親、姊妹得過乳癌。
- 具有遺傳性 BRCA 基因突變者(可透過抽血檢查得知,想了解更多可參考癌症知識館)。
- 有乳房異常或良性疾病者,包含:乳腺炎、纖維瘤、纖維囊腫、乳房細胞組織增生等。
- 一側乳房得過乳癌者。
- 曾罹患卵巢癌、子宮內膜癌者。
- 第一胎生育在 30 歲以後。
- 不曾生育者。
- 不曾哺餵過母乳者。
- 初經在 11 歲以前。
- 停經在 55 歲以後。
- 長期使用荷爾蒙補充劑者(此情況通常為更年期婦女使用荷爾蒙補充療法,以舒緩更年期之不適)。
- 偏好高脂肪飲食者。
- 體型肥胖者。
- 有喝酒、抽菸習慣者。
二、乳癌症狀有哪些?乳癌症狀、檢查方法、癌症分期一次介紹
(一)乳癌前兆&6 大症狀說明

- 乳房本體、周圍或腋下發現腫塊,且按壓不會有痛感。
- 乳頭有不正常分泌物或出血。
- 突然的乳房變形、乳房大小及乳頭高低改變。
- 乳房、乳暈或乳頭的皮膚出現橘皮樣變化、變薄、滲液、紅腫或潰爛。
- 乳頭凹陷。
- 腋下淋巴腺腫大。
(二)乳癌如何診斷?乳癌 5 大相關檢查介紹
乳癌檢查方法 1:乳房 X 光攝影
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衛教資料,乳房攝影是一種低輻射劑量的 X 光檢查技術,可透視乳房組織,偵測鈣化點或早期腫瘤,有助於發現無症狀、無痛感的零期乳癌,讓乳癌病人有機會能在及早發現,提升治癒率、降低死亡率。目前此方法已獲醫學實證,為目前最有效的乳癌篩檢工具,也是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目前推薦的乳癌篩檢方式,另外政府也補助 40~74 歲婦女每 2 年進行 1 次乳房 X 光攝影檢查。
然而,乳房 X 光攝影仍有其侷限,大約有 15%的乳癌可能無法被偵測,因此即使檢查結果正常,若在下次定期檢查前,若認為自己的乳房有任何異常,仍應儘速就醫確認、並作進一步的相關檢查。
乳癌檢查方法 2:乳房超音波
乳房超音波並未使用放射線,而是一種透過超音波反射原理來進行的檢查,當超音波遇到不同密度的組織界面時,部分能量會反射回來,這些能量可以轉換成電能訊號,並顯示為灰白色調的圖像,醫師便可透過圖像來確認乳房內是否有腫塊,可初步診斷與評估腫瘤類別。這項檢查適合乳房組織較緻密的年輕女性,能補足乳房攝影的侷限,與乳房 X 光攝影兩者搭配使用可提高診斷準確性。
乳癌檢查方法 3:磁振造影(MRI)檢查
乳房磁振造影(MRI)是無放射線、高解析度的影像檢查,能清楚顯示軟組織結構,適用於偵測細微的乳癌病灶。然而,因 MRI 的敏感度較高,可能導致檢測結果為乳癌偽陽性,且檢查費用較昂貴,因此通常僅作為確診乳癌的輔助檢查來使用。若病人經過乳房 X 光攝影或超音波檢查後,仍無法確認腫塊性質是否為惡性腫瘤,則可進一步進行磁振造影以協助診斷。乳癌檢查方法 4:細胞學穿刺檢查
細胞學穿刺檢查是確診乳癌的重要診斷方式之一,主要是透過超音波導引,用針抽取部分組織後,再以病理分析腫瘤細胞特性,為後續治療提供依據。此類檢查可分為細針穿刺與粗針切片 2 種方式。- 細針穿刺檢查:使用抽血用的細針筒,插入皮膚中,抽取乳房內的液體組織,無須麻醉,能快速判讀細胞是否為惡性腫瘤,傷口小且恢復快。
- 粗針切片檢查:透過超音波導引,用粗針抽取腫塊以取得較完整的組織樣本,能精確分析腫瘤病理型態,此方法也較細針穿刺來得精準,但需局部麻醉以減少不適。
乳癌檢查方法 5:腫瘤標記
腫瘤標記是一種抽血檢查,透過抽血分析特定蛋白質,如 CA153 和 CEA,可作為乳癌輔助篩檢工具,但因為 CA153、CEA 也可能因良性疾病或其他癌症而升高。其結果僅能提供參考,不能作為確診乳癌的依據。乳癌的確診仍須透過醫師綜合影像與病理檢查,進一步確認診斷。(三)乳癌分期 5 階段
乳癌分期 | 腫瘤大小&侵犯程度 | 轉移狀況 | 5 年存活率 (資料來源:癌症登記報告) |
第零期(原位癌) | 癌細胞僅侷限在乳腺管、乳小葉內 | 沒有任何轉移、無轉移至淋巴結 | >99.9% |
第一期 | 腫瘤尺寸小於 2 公分 | 未轉移至淋巴結,或僅有微小的淋巴結轉移。 | >99.9% |
第二期 | 腫瘤尺寸介於 2~5 公分之間 | 有或無腋下淋巴結轉移 | 95.6% |
腫瘤尺寸小於 2 公分 | 腋下淋巴結 1~3 顆轉移 | ||
腫瘤尺寸大於 5 公分 | 無腋下淋巴結轉移 | ||
第三期 | 腫瘤尺寸大於 5 公分 | 有腋下淋巴結轉移 | 81% |
不論腫瘤大小 | 腋下淋巴結轉移超過 4 顆 | ||
腫瘤侵犯胸壁 | |||
鎖骨上、下淋巴結轉移,或者發生同側內乳淋巴結轉移。 | |||
第四期 | 不論腫瘤大小 | 腫瘤細胞轉移至其他器官,包含:骨骼、肺、肝或腦。 | 39.3% |
三、得了乳癌該如何治療?介紹 6 大常見乳癌治療方式
乳癌治療的方式很多,會依據乳癌期別、 ER/PR荷爾蒙及 HER2 基因的表現方式,有不同的組合,如手術、化學治療、標靶藥物治療等,通常不會僅採用單一種治療方式,而是綜合好幾種治療方式,病人會需要與醫療團隊共同討論後做決定。
乳癌治療方法 1:手術切除
切除乳房手術:
- 乳房部分切除手術:只切除部分的乳房組織,保留乳頭及大部分乳房外形。主要是切除腫瘤本體,以及腫瘤周邊屬於安全距離的部分皮膚。
- 乳房全部切除手術:切除全部乳頭、乳暈、乳房組織及部分皮膚。此種手術通常是腫瘤位置位於乳頭或乳暈下方、多發性乳癌,或者因懷孕而無法進行放射治療者。
切除淋巴結手術:
- 前哨淋巴結切片:此種方法是於病人腋下注射藍色染劑,對有藍色反應之淋巴結切片送病理化驗,以確認乳癌腫瘤是否轉移。若呈現轉移,則追加治療,以避免不必要的腋下淋巴結廓清術。
- 腋下淋巴結廓清術:適用於乳癌病人有腋下前哨淋巴結受侵襲的狀況,只要發現前哨淋巴結轉移,病人便需擴大進行全腋下淋巴結廓清手術,以確認淋巴擴散程度。此手術同時兼具治療與診斷的效用。
乳癌治療方法 2:化學治療
- 手術前輔助化學治療:通常適用於可手術切除腫瘤的早期乳癌病人,目標是透過藥物作用下,在手術前盡可能縮小腫瘤,提高乳房保留手術的機會,並評估癌細胞對藥物的反應。
- 手術後輔助性化學治療:用於消除手術時肉眼無法探知的癌細胞及微小的轉移狀況,降低復發風險;可搭配標靶或免疫藥物治療增強效果。
乳癌治療方法 3:標靶藥物治療
在乳癌治療中,標靶藥物主要應用於基因檢測 HER2 為陽性的病人,其可與癌細胞上的 HER2 受體結合,阻斷其訊號傳導,使癌細胞無法繼續生長,進而降低復發率並延緩疾病惡化。不過,除了 HER2 相關的標靶藥物外,還有其他類型的標靶藥物,若想了解其他類型的標靶藥物,可進入乳癌手冊衛教資料、乳癌攻略來了解更多。
乳癌治療方法 4:放射治療
乳癌治療方法 5:荷爾蒙療法
對於這 2 類病人,在乳癌切除手術後接受 5~10 年的荷爾蒙抑制治療,有助於降低復發風險,提高治療成效。
乳癌治療方法 6:免疫治療
想掌握最新乳癌治療趨勢、化學與標靶藥物種類嗎?
四、預防乳癌怎麼做?5 種預防乳癌方法全整理
預防乳癌方法 1:定期檢查
除了定期進行乳房檢查外,也可搭配每月自行按壓乳房檢查,注意是否出現腫塊、皮膚變化或疼痛等異常,若有異狀應及早就醫,但此方式僅能作為輔助,仍應以定期做「乳房篩檢」為主。
預防乳癌方法 2:健康飲食
五、常熬夜會罹患乳癌嗎?乳癌常見問題 QA 分享
Q1:喝酒會提升罹患乳癌的風險嗎?
Q2:經常熬夜會導致罹患乳癌的機率增加嗎?
Q3:良性的纖維囊腫(乳房水泡)會變成乳癌嗎?
Q4:乳癌病人可以吃大豆製品或蜂王乳嗎?
Q5:乳癌治療後要過多久才能確定完全康復?
Q6:目前是否有免費的乳癌篩檢?
Q7:懷疑自己得乳癌了該看哪一科?
Q8:乳癌術後一定會發生淋巴水腫嗎?
Q9:有乳癌家族史,需要切除乳房預防乳癌嗎?
Q10:胸大比較容易得乳癌嗎?
六、想了解更多乳癌知識?癌症希望基金會提供最豐富、完整的癌症新知
面對乳癌,獲取正確的醫療資訊與專業建議,是病友與家屬邁向康復的重要關鍵。癌症希望基金會攜手專業醫療團隊,提供全面的乳癌治療資訊、病友支持與照護指南,幫助病人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治療選擇,並在治療過程中能兼顧生活品質。
想快速掌握乳癌治療方式、最新化學與標靶藥物資訊?我們為你準備 3 大乳癌專屬資源:
✅ 【乳癌攻略】LINE 官方帳號提供最新資訊
由癌症希望基金會與乳癌學術研究基金會、台灣乳房醫學會與世界各大藥廠聯手打造的【乳癌攻略】,專為乳癌病友設計,病友只要在【乳癌攻略】LINE 官方帳號中,輸入分期&病理報告數據,就能獲取對應的治療方式、藥物、副作用對策等實用知識,另外更內建「就醫提問單」功能,幫助病人與醫療團隊進行更有效的溝通。
👉 立即加入乳癌攻略
✅ 【乳癌知識館】最完整的乳癌醫學手冊
【乳癌知識館】由台北榮民總醫院、嘉義基督教醫院、台大醫院的醫師集合而成的專業醫療團隊審閱,你可以從手冊中了解乳癌的危險因子、檢查方法、治療選項,包含標靶治療、免疫治療與照護指南等全面資訊,一站掌握最專業與精準的乳癌醫學資訊。
👉 進入乳癌知識館
✅ 【乳癌問名醫】專家解答,破解治療疑惑
想知道乳癌治療有哪些最新突破?專家怎麼看標靶藥物與荷爾蒙治療?【乳癌問名醫】匯集權威醫師的乳癌相關問答影片,從專家視角理解治療趨勢,讓癌友與家屬掌握第一手醫療資訊!
👉 觀看乳癌名醫解答
讓我們攜手抗癌,以希望為名,共同邁向健康未來!除了乳癌資訊,我們也為你準備了肺癌、白血病等相關知識,現在就至癌症希望基金會官方 LINE,獲取最新醫療知識與支持資源!
乳癌病友如何提升生活品質?我們給你最完整的指南!